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
人们将目光定格在这里,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实况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传到了这里。
凌晨5时30分,记者在计划发射前一小时来到了坐落在中国北京航天城内的航天指挥控制中心。
在灯火辉煌的航天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呈梯形的指控大楼,这是一座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三层结构的科学殿堂,是中国北京航天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宽敞、明亮的指控大厅里,四块面积为48平方米的巨幅大屏幕上,显示着从酒泉卫星发射场传来的壮观画面:高大的发射塔架,拥抱着乳白色的巨型运载火箭。火箭承载着中国航天的新生儿——“神舟”号试验飞船。大屏幕上方标识着飞船飞行时间、北京时间、任务时间、测控计划。
指挥控制台上,指挥决策者、工程技术专家密切关注着发射前的各种状态。大厅里不断传来各个测控站洪亮、准确的报告声。坐在大厅前几排工作台前的参试人员,绝大多数是30岁上下的科技人员。
据介绍,该中心主要由计算机系统、监控显示系统、通信系统和技术勤务保障系统等组成,是一个集指挥通信、信息处理、监控显示、控制计算、飞行控制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强、反应快捷、运算精确的现代化控制系统,成为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航天飞控中心。今天是该中心第一次参加这样大规模的航天发射任务。在这次试验飞船发射任务中,主要担负着飞船遥测数据接收、处理和显示、遥控指令和数据注入实施,轨道计算和确定,飞船返回控制监视和搜救指挥等各项任务。
6时整,飞船发射进入30分钟准备,临战前的指挥大厅异常庄严、肃静。
6时29分,飞船发射进入一分钟读秒。大厅里的气氛越发紧张起来。
“10、9、8、7、6……”扬声器里传来最后的读秒声。
“点火!”
“起飞!”
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神舟”号试验飞船拔地而起,直刺苍穹,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亮点,最后隐匿在无穷的天宇里。此时,来自各测控站(船)的测控数据不断地汇集到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
几十秒钟后,描绘着我国西北地区版图和理论弹道曲线的大屏幕
上出现一个小红点,标示着船箭实际飞行状态的红色曲线吻合着理论
运行弧线,开始向前延伸……
各测控站(船)接力赛似的测控数据不断传递着,接二连三捕获目标的报告声此起彼伏。北京指控中心的计算机系统根据各种数据和信息,及时作出了处理和回复。
发射约10分钟后,船箭分离。软件室向飞船发出指令,这是北京指控中心向飞船发送的第一个指令。此时,轨道室的科技人员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紧盯着计算机荧光屏上一行行快速流动的数字,手指在飞速地敲击着键盘。轨道专家组综合技术人员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轨道根数选优,得出了飞船入轨参数,表明飞船已进入了预定轨道。
飞船进入运行段后,在北京中心的指挥控制下,完成了各项预定试验,进入了返回段。大厅里的气氛又一次紧张起来……
21日凌晨1时许,记者再次进入指控中心大厅,只见一排排电脑屏幕前技术人员正密切注视各种数据的变化,大厅内回荡着各观测点的报告声。
巨型屏幕上一幅发自飞船舱内的实况摄像画面格外引人注目,舱内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一只红、黄、蓝三色气球轻轻晃动。
“北京,回收3号发现目标!”
“回收3号,直升机起飞!”
……
北京指控中心依靠自己精密的硬件设施、全自动化的软件系统和非凡的技术能力指挥飞船进行着陆调姿,在几分钟的时间内,一系列的控制做到了果断迅速、准确无误、分秒不差。
21日凌晨3时41分,飞船经过21小时11分的太空旅行,在预定地点安全着陆时,大厅里一片欢呼雀跃。这时,大屏幕蔚蓝背景上显示出
的飞船飞行曲线,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新画卷,描绘出了中国航天事业辉煌灿烂的明天。